-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六句话
〈一〉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就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
发布时间:2007-06-06 -
朱永新的八个家教观点(一)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正因为父母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所以,特别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个命题肯定是正确的,只要父母们与孩子一起成长,尽管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一位“教育市长”对家教的8个观点 1 家庭教育缺失“人格平等” [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 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
发布时间:2007-06-06 -
朱永新的八个家教观点(二)
5 无限地相信孩子的发展潜力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先让我们从男孩、女孩身上说起吧。 我们给女孩的玩具是布娃娃之类的,给男孩的玩具常是各种模型、而且是活动型的。 那里面含着我们希望女孩温柔、文静,希望男孩勇敢、活泼的意思。女孩子打架的结果会是挨训:现在就这么疯,以后怎么办呀?男孩打架的结果是被赞赏:调皮的孩子聪明。孩子...
发布时间:2007-06-06 -
过早挖潜能易累倒孩子
孩子不满周岁就开始学习英语,才上幼儿园就忙着参加各类培训补习班,低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开始筹备各类学科竞赛……如今,希望子女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以求早早挖掘潜能。但在昨天开课的“儿童心理咨询辅导与潜能发展师”培训班上,专家提醒家长,挖掘孩子潜能并不是让他们学这学那,更不能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
发布时间:2007-06-06 -
孩子大了该如何与其沟通?
孩子小时候挺小的时候挺爱跟父母说心里话的,现在大了,特别不愿意跟我们讲,有时我想找他聊聊,他挺反感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是挺正常,儿童成长过程中,到了少年阶段12、3岁,从心理发展阶段来讲,他有一个阶段就是从父母或者其他人那里获得情感的独立,形象点说,小时候孩子生活是一个磁场他是以家庭为磁场,他的主要是家庭亲戚,他到了成...
发布时间:2007-06-06 -
青春期的孩子不愿和家长说话怎么办
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和家长说话,但是却喜欢和同学交往,这时候家长怎么做呢? 这是很正常的,这是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的特点是什么呢?和自己的同龄人是开放的,和成人是封闭的。他有长大的感觉,他不希望别人把他当成小孩看待。 他有自己的秘密,他有自己的伙伴,他有自己的生活,他不希望别人干预太多。我们爸爸妈妈有的时候总把孩子看成孩子...
发布时间:2007-06-06 -
有钱家庭教育孩子的困惑
坐落于北京机场路的高尚别墅区,有一群曾经在职场中辉煌过的女性,她们当中有的从异国学成归来,有的曾经是跨国公司的骨干,还有一些干脆就是老公生意场上的黄金搭档。但现在的她们都有一个同样的身份和目标
发布时间:2007-06-05 -
富裕家庭不能用金钱塑造孩子
19岁阗安的爸爸妈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小学时的他成绩很好,生活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但是因为长相,周围的邻居们曾嘲笑他不是爸妈亲生的。虽然后来他知道螅慢父母亲生,但是极端的自卑让他变得沉默寡言。父母对阗安的变化并没在意,只会叮嘱:好好学习。小升初时,阗安只考进了一般的学校。但开学时,却按照父母的意愿,“进...
发布时间:2007-06-05 -
有钱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
很多家长认为有钱、有时间了,教育孩子就有保障了。其实,有钱的中产家庭面临教育孩子的困惑甚至更多,尤其在个性培养、欲望教育和挫折教育等方面。 个案一:个性培养 周女士的女儿2岁半,每天早晨一定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幼儿园里规定穿园服,可她就是不愿穿,每次都闹到要迟到了,她才很不情愿地穿上园服去上幼儿园。周女士对此很困惑。 专家...
发布时间:2007-06-05 -
离异家庭教子四大误区
有研究报告表明:54%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情绪和情感方面存在问题,表现为抑郁寡欢、心事重重,容易激怒,与同龄孩子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在教育子女方面,离异父母常常走入以下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溺爱过分 一些父母在离婚后,觉得有愧于子女,于是就把无限的爱都
发布时间:2007-06-05 -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重点
单亲家庭的家长如何消除苦恼,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有关专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其一,家长首先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
发布时间:2007-06-05 -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良方
1.平静地告诉孩子关于父母离异的事实,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平心静气地接受夫妻离异的现实。这样,你才能坦然地面对孩子,告诉他你们将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这种生活和原来相比会有一些不同,你们需要做一些调整来适应;你们还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你们共同努力去克服。但无论出现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2007-06-05 -
单亲家庭,儿子就是“小主人”
儿子4岁时,爱人因车祸离我们而去,悲痛之余,我还意识到一个沉重的事实:从今以后,教育孩子的责任将全部落在我的身上。 孩子没有了父爱,一般母亲很容易加倍用母爱去补偿,有时难免会变成溺爱。但我从来没有宠过儿子、纵过儿子,因为我知道,我得对他的一生负责。 记得那时他每次吃饭,总是把饭粒掉一桌子。见我变了脸色,心疼外孙的姥姥忙不迭...
发布时间:2007-06-05 -
孩子缘何好暴力?
今年5月15日,广东电白第三中学发生一起凶杀案:该校一名17岁的男生用刀捅死两名、捅伤4名学生。而今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公安局破获一起抢劫案,学生赵某被无业青年连续勒索20多次。无独有偶事已过三,2005年11月,呼和浩特地区也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案,一名16岁的在校学生,在另一名翟姓学生手起刀落时不幸凋零。(6月2日《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7-06-05 -
家长请不要"带坏"孩子
据《当代生活报》6月2日报道,个别家长公众场合言行不端,当着天真无邪孩子的面,乱扔垃圾、随意摘果、大打出手。 这篇报道揭露的问题,是一个发人深省、令人焦虑的问题。为什么呢?教育孩子从小处着眼,是“家事”,从大处设想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大事呀。为此,奉劝那些平时言行不端的失德家长要反躬自省。 一要常思失德之害。常言道:家庭是孩子...
发布时间:2007-06-05 -
说教并不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最近有教育专家指出:如今的德育教育有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现象,对培养孩子习惯的养成实际效果不明显。也有的专家说:道德教育和养成习惯是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的,到小学就是纠正不良习惯了。所以,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究竟哪一个成长阶段对人的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有教育专家指出:人出生后六个月是培养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八个月是...
发布时间:2007-06-04 -
怎样指导孩子保护眼睛
问:现在的孩子,年纪小小就要戴眼镜,让人担忧。我想问医生,我们作为家长,应怎样指导孩子保护眼睛? 答: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教育、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如看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看电视时,不要坐得太近,距离以电视屏幕对角线的5倍为宜,比如 19英寸的电视距离为2.3米。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要有节制,...
发布时间:2007-06-04 -
孩子不愿用眼神交流 是危险信号
在电影《雨人》中,主人公“雨人”雷蒙德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但他对数字有着非凡的记忆力,甚至能准确计算出6副扑克的底牌。“雨人”所患的正是自闭症。 在现实生活中,盯着玩具汽车,一盯就是三四个小时,经常重复说同样一句话,发脾气时用双手捶打自己的脑袋,闭上眼睛就感觉不到东西在哪里,不能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这些都是自闭症的...
发布时间:2007-06-04 -
儿童的攻击性与家庭教育
儿童的攻击性(或称侵犯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但随着生理心理发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征服外部环境,在驾驭环境中取得成功。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如坚忍性、毅力、意志品质等。但是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
发布时间:2007-06-01 -
幼儿注意力问题分析及对策
儿童的注意力问题是个全球问题,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注意力问题列为引起全球儿童学习障碍的首要因素。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的抽样统计表明,在我国660所大中城市中,75%的儿童存在着注意力问题。广大婴幼儿、小学生家长对此也有一定体会,如果自己的孩子学习有问题,和老师一沟通,很可能是注意力问题。 那么,什么是注意力问题?大家都知...
发布时间:2007-06-01